“t”一词代表“tomboy”(假小子),是指女同性恋中,特质倾向于阳刚,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/中性化装扮者。
对于不了解性少数群体的人来说,这一定是个很陌生的词,有人甚至直接把t固化为“有着男性外表或偏男性打扮的女生”。
我们不想探讨刘雨昕到底是不是t,到底有没有前女友。
我们一直认为,女性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、如何表达自己,不论是喜欢同性异性,偏男性打扮还是女性打扮,完全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,都应该被平等尊重。
虽然如此,刘老师本人在以前的节目中表示过 “在男团里能更好的做出自己”,这一点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。
我们不禁好奇,
为什么会产生像这样的身份认同?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?
01
身份认同是什么?
身份认同(identity)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,包括文化认同、自我身份认同、集体身份认同等。
在女同性恋圈内,就有t、p、h这三类的角色划分,尤其对刚踏入圈子的女同性恋来说,这是其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(肖丹,2017)。
“t”一词代表“tomboy”(假小子),指特质倾向于阳刚,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/中性化装扮者;与t相对应的则是“p”,起源于“婆”的发音,指装扮、行为、气质阴柔的女同志;除此之外,还有“h”,表示介于两者之间,“不分tp”的类型。
大多数拉拉会将自己归入以上的一类,作为身份的代表。例如,在圈内和其他人交流时,一上来对方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就是:
“你是t还是p?”
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分类并不是绝对的,比如有很多自我定位为t的女同性恋者,往往外表上都不是一个tomboy,她们有些人是长发、会烫头发、穿女装、会化妆打扮得很漂亮等。
但大部分t表示自己的行为和在关系中的角色更偏向于男性化。
李银河教授也曾在书中指出:“同性恋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固定地扮演主动角色或被动角色,多数人是两种角色互换的。”虽然这主要是针对男同性恋的研究,但是在女同性恋中也有相似的情况。
02
家庭对身份认同的影响
家庭影响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、家庭教育理念、父母某一方角色缺失、跨性别培养(把女儿当儿子抚养大)等等。
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有性别定向的趋势,这不是先天具有的,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,因此在这一过程中,父母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。
03
同辈群体对身份认同的影响
同辈群体是指地位大体相同,抱负基本一致,年龄相近,而且彼此间有着密切交往关系的非正式群体。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性别选择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04
感情经历对身份认同的影响
1)
在首次萌发恋爱的情感时,大多数人在发觉自己的同性性倾向时,有了纠结和惊恐的心理感受。
比方说,R发现了自己对女性产生的恋爱体验时,开始怀疑自己并极力否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:
“跟自己说以后可能会喜欢上男生…已经喜欢上两个女生了,但还是说这只是一个爱好,不是我的性取向,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。”
其实许多女同性恋者都经历过这种迷茫期,它源自于性取向作为性别角色中的一部分发生了不符合要求的偏差,导致对自身性别认知产生的混乱。
而由于社会文化对同性恋存在污名化,她们不敢轻易谈论和承认自己的性取向。
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媒体的多样化也为les群体提供了性别角色认同的途径。比如同性恋相关影视作品、电视节目等。采访中,很多t表示是受到出名的中性打扮女生人物的影响,才开始转变个人形象。
同时,发达的网络使得刚踏入圈子的les获得大量的女同知识和信息,并有机会认识身边的圈内人。
尤其对于t来说,身边的女同会主动告知,如同传授经验一样,关于如何发生亲密关系,圈内角色的划分以及关于t的一系列“文化规定”。
依靠最初所获得的经验习得的一套行为准则,并固化成将来的行为范式,她们又将成为经验传授者,去影响新的女同性恋。